博客
关于我
Python 函数 | sorted 函数详解
阅读量:9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2-26

本文共 814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7 分钟。

1. sorted 函数的介绍

1.1 功能

sorted() 函数用于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,返回一个重新排序的列表,当使用该函数进行排序后,原列表的元素顺序不变。

1.2 语法

sorted(iterable, key=None, reverse=False):参数说明如下:iterable:表示可迭代对象,如列表、字符串、字典等。key:可选参数,可选参数 key 是一个函数(方法),用来指定排序的规则(即按照指定的方法或函数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)。例如,设置 key=str.lower,表示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转换为小写字母后再进行排序,返回的仍然是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。默认 key=None,表示直接比较元素进行排序。reverse:可选参数,排序规则,默认 reverse=False,表示升序排列,如果 reverse=True,则表示降序排列。返回值:返回重新排序的列表。

2. sorted 函数的应用

2.1 对数字列表进行排序

定义一个保存 10 名学生高考理科成绩在 600 分以上的列表,然后应用 sorted() 函数对其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列,代码如下:

grade_list = [656, 602, 610, 618, 663, 695, 622, 645, 677, 640]  # 10名60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列表# 升序列表: [602, 610, 618, 622, 640, 645, 656, 663, 677, 695]print(f"升序列表: {sorted(grade_list)}")  # 升序排序# 降序列表: [695, 677, 663, 656, 645, 640, 622, 618, 610, 602]print(f"降序列表: {sorted(grade_list, reverse=True)}")  # 降序排序

2.2 对字符列表进行排序

定义一个保存字符的列表,然后应用 sorted() 函数对其进行排序,并指定参数 key=str.lower,代码如下:

char_list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*', 'M', 'R', 'S', 'O', 'F', 'T']  # 定义列表# 默认按字符ASCII码进行排序# 升序: ['*', 'F', 'M', 'O', 'R', 'S', 'T', 'a', 'b', 'c', 'd']print(f"升序: {sorted(char_list)}")  # 进行升序排列# 降序: ['d', 'c', 'b', 'a', 'T', 'S', 'R', 'O', 'M', 'F', '*']print(f"降序: {sorted(char_list, reverse=True)}")  # 进行降序排列# 转换为小写字母后升序: ['*', 'a', 'b', 'c', 'd', 'F', 'M', 'O', 'R', 'S', 'T']print(f"转换为小写字母后升序: {sorted(char_list, key=str.lower)}")# 转换为小写字母后升序: ['T', 'S', 'R', 'O', 'M', 'F', 'd', 'c', 'b', 'a', '*']print(f"转换为小写字母后升序: {sorted(char_list, key=str.lower, reverse=True)}")

2.3 按照列表中嵌套元组的指定元素进行排序

依据英语小 A 班学生列表 students 中元组的第 1 个下标值 (年龄) 和 第 2 个下标值 (身高) 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列,代码如下:

# 定义列表(姓名、年龄、身高)students = [('Adas', 3, 99), ('Lily', 4, 110), ('Bella', 4, 112), ('Anna', 3, 95)]s1 = sorted(students, key=lambda x: x[2])  # 按身高进行升序排列print('按身高升序:', s1)s2 = sorted(students, key=lambda x: x[2], reverse=True)  # 按身高进行降序排列print('按身高降序:', s2)s3 = sorted(students, key=lambda x: x[1])  # 按年龄进行升序排列print('按年龄升序:', s3)s4 = sorted(students, key=lambda x: x[1], reverse=True)  # 按年龄进行降序排列print('按年龄降序:', s4)

2.4 将数字按绝对值进行排序

定义一个含有多个正负数的列表,然后应用 sorted() 函数对其进行排序,并指定参数 key=abs,代码如下:

s = [39, 15, -12, 9, -21, 66]s_positive = sorted(s)  # 正常排序print(s_positive)s_negative = sorted(s, key=abs)  # 按绝对值排序print(s_negative)

2.5 将数字和数字字符串进行排序

在一组数据列表中,有时候可能会混入一些为字符串格式的数字,在 Python3 中是不能将字符串与数字进行比较的,而是需要使用 functools模块中的 cmp_to_key 来指定比较函数是什么。代码如下:

import functoolsdef compare(x1, x2):    if isinstance(x1, str):        x1 = float(x1)    if isinstance(x2, str):        x2 = float(x2)    return x1 - x2nums = [3.9, 15, -1.2, 9, -21, 6.6, '-1', '2.4', '-3.3']nums_sort = sorted(nums, key=functools.cmp_to_key(compare))# 输出==>[-21, '-3.3', -1.2, '-1', '2.4', 3.9, 6.6, 9, 15]print(nums_sort)

2.6 通过 key 的值对字典进行排序

定义一个包含多个字典的列表,然后应用 sorted() 函数对其进行排序,并指定参数 key=lambda x:x["age"]。代码如下:

age_name = [{   "age": 20, "name": "coc"},            {   "age": 25, "name": "ctt"},            {   "age": 10, "name": "ctc"}]age_name_sort = sorted(age_name, key=lambda x: x["age"])  # 通过字典中的age进行排序# [{'age': 10, 'name': 'ctc'}, {'age': 20, 'name': 'coc'}, {'age': 25, 'name': 'ctt'}]print(age_name_sort)

2.7 通过字符串的长度来进行排序

定义一个带有多个字符串的列表,然后应用 sorted() 函数对其进行排序,并指定参数 key=len,或者使用 lambda 表达式,代码如下:

chars = ['Sorted', 'is', 'age', 'name', 'is', 'string', 'test']chars_sort = sorted(chars, key=len)print(chars_sort)  # 输出:['is', 'is', 'age', 'name', 'test', 'Sorted', 'string']chars_sort_lambda = sorted(chars, key=lambda x: len(x))print(chars_sort_lambda)  # 输出:['is', 'is', 'age', 'name', 'test', 'Sorted', 'string']

2.8 使用自定义的方法进行排序

在使用 sorted() 函数进行排序的过程中,key 参数除了可以使用内置的函数和匿名函数外,也可使用自定义的方法。如下所示:

def my_sorted_method(word):    number, letter, other = [], [], []    for i in word:        if i.isdigit():  # 判断是否为数字            number.append(i)        elif i.isalpha():  # 判断是否为字母            letter.append(i)        else:            other.append(i)    list_all = sorted(number + letter + other)  # 排序并合并    return list_allx = ['5', 'e', 'c', 'fe', (), '1', 'a']x_my = sorted(x, key=my_sorted_method)print(x_my)  # [(), '1', '5', 'a', 'c', 'e', 'fe']

2.9 对类的实例对象进行排序

如果要排序的元素是自定义类,例如使用 Student 类中的 age 参数来排序。代码如下:

class Student(object):    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grade, age):        self.name = name        self.grade = grade        self.age = age    def __repr__(self):        return repr((self.name, self.grade, self.age))s_examples = [    Student('coc', 'A', 15),    Student('dod', 'B', 12),    Student('god', 'A', 12),    Student('cod', 'B', 10), ]s_examples_sorted = sorted(s_examples, key=lambda t: t.age)  # 使用类的age属性进行排序# [('cod', 'B', 10), ('dod', 'B', 12), ('god', 'A', 12), ('coc', 'A', 15)]print(s_examples_sorted)

2.10 使用多个条件排序

在根据类中的某个属性进行排序时,难免会出现相同的元素,此时可以再指定一条属性用于排序。代码如下:

class Student(object):    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grade, age):        self.name = name        self.grade = grade        self.age = age    def __repr__(self):        return repr((self.name, self.grade, self.age))s_examples = [    Student('coc', 'A', 15),    Student('dod', 'B', 12),    Student('god', 'A', 12),    Student('cod', 'B', 10), ]s_examples_age_grade = sorted(s_examples, key=lambda t: (t.age, t.grade))  # 使用多个条件排序print(s_examples_age_grade)

2.11 自定义类的高效排序

对于自定义类,还有一种更高效的方法用于指定 key,引入 operator 模块下的 attrgetter 类,再将排序的元素传入其中。代码如下:

from operator import attrgetterclass Student:    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grade, age):        self.name = name        self.grade = grade        self.age = age    def __repr__(self):        return repr((self.name, self.grade, self.age))s_examples = [    Student('coc', 'A', 15),    Student('dod', 'B', 12),    Student('god', 'A', 12),    Student('cod', 'B', 10), ]s_examples_age_grade = sorted(s_examples, key=lambda t: (t.age, t.grade))  # 使用多个条件排序print(s_examples_age_grade)s_examples_agttr = sorted(s_examples, key=attrgetter('age', 'grade'))  # 使用多个条件排序print(s_examples_agttr)

3. sorted 函数在列表中的应用

3.1 对 10 名学生 Python 理论成绩进行排序

定义一个保存 10 名学生 Python 理论成绩的列表,然后应用 sorted() 函数对其进行排序,代码如下:

grade = [98, 99, 97, 100, 100, 96, 94, 89, 95, 100]  # 10名学生Python理论成绩列表grade_as = sorted(grade)  # 进行升序排列print('升序:', grade_as)grade_des = sorted(grade, reverse=True)  # 进行降序排列print('降序:', grade_des)print('原序列:', grade)

3.2 排序在中位数中的应用

在数据统计过程中,经常会用到中位数。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中位数。在数据排序后,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就是中位数。当数据样本数为奇数时,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数值,如 1、2、3、4、5 这 5 个数,中位数是中间的数字 3,当数据样本数为偶数时,中位数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,如 1、2、3、4、5、6 这 6 个数,中位数是 3.5。

下面通过程序统计某单位员工年龄的中位数。抽取 10 名员工,年龄分别为 23、32、45、20、25、28、30、35、26、41。首先对这组数据进行排序,然后统计年龄的中位数,代码如下:

num = [23, 32, 45, 20, 25, 28, 30, 35, 26, 41]  # 一组年龄数据data = sorted(num)  # 排序n = len(data)  # 列表的长度(即数据的个数)# 通过列表索引获取指定位置的年龄,然后统计年龄的中位数media = (data[n // 2] + data[n // 2 - 1]) / 2print("年龄的中位数是: ", media)

3.3 将包括数字、字符、中文汉字的字符串列表按数值大小排序

如果一个列表中元素为字符串类型的浮点数、整数和带中文标识的数,如 -2、-1.1、-1、1、1.3、1层、2。现在需要将其按元素中的数值进行排序。排序后的结果为 -2、-1.1、-1、1、1层、1.3、2。通过使用 sorted() 函数,并且指定排序关键字实现。代码如下:

import re  # 导入正则表达式模块list1 = ['-2', '-1.1', '-1', '1', '1.3', '1层', '2']print('未排序:', list1)list1 = sorted(list1, key=lambda x: (float(re.sub('[\u4e00-\u9fa5]', '', x))))print('已排序:', list1)

3.4 将中文列表按拼音顺序排序

在 Python 中,进行中文汉字排序时,默认按汉字的 Unicode 编码进行排序,这种排序结果和我们常见的按拼音顺序排序不一样。通过借助第三方模块 xpinyin 和自定义排序规则可以实现按拼音顺序排序中文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• (1) 安装第三方模块 xpinyin。在 CMD 命令行窗口中,输入以下安装命令:
  • pip install xpinyin
  • (2) 导入 xpinyin 模块,代码如下:
  • from xpinyin import Pinyin
  • (3) 编写自定义函数,作为按中文汉字排序的规则。在该函数中,首先应用第三方模块 xpinyin 的 get_pinyin() 方法获取中文汉字的拼音,并且和对应的汉字放到一个元组中,再添加到列表中,然后对该列表排序,最后遍历排序后的列表,取出汉字保存到新列表中返回。具体代码如下:
  • from xpinyin import Pinyin  # 导入汉字转拼音模块def my_sort(wordlist):  # 指定要排序的列表    pin = Pinyin()  # 创建汉字转拼音对象    temp = []  # 保存转换结果的空列表    for item in wordlist:  # 遍历品牌名称列表        # 将汉字的拼音和汉字放到一个元组中,再添加到列表中        temp.append((pin.get_pinyin(item), item))    temp.sort()  # 对列表进行排序    result = []  # 保存排序后的列表    for i in range(len(temp)):  # 遍历排序后的列表        result.append(temp[i][1])  # 取出汉字保存到新列表中    return result  # 返回排序后的列表
  • (4) 定义要排序的列表,并且应用 sorted() 函数按指定的规则进行排序,代码如下:
  • friend = ['天净沙秋思', '大鱼', 'Aurora', '宁静致远', '丁灵儿', '恒则成']print('排序前:', friend)newfriend = sorted(friend, key=lambda i: my_sort(friend).index(i))print('排序后:', newfriend)

    总结

    sorted() 函数在 Python 中是一个强大的工具,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操作。通过合理使用 key 和 reverse 参数,可以根据需求对元素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。此外,sorted() 函数不会修改原列表的顺序,而是返回一个新列表,这使得它在处理敏感数据时更加安全可靠。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扩展 key 参数,例如使用自定义函数或第三方模块来实现更复杂的排序逻辑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hhuz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 replace first,MySQL中处理各种重复的一些方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 replace函数替换字符串语句的用法(mysql字符串替换)
    查看>>
    Mysql Row_Format 参数讲解
    查看>>
    mysql select, from ,join ,on ,where groupby,having ,order by limit的执行顺序和书写顺序
    查看>>
    MySQL Server 5.5安装记录
    查看>>
    mysql slave 停了_slave 停止。求解决方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 SQL 优化指南:主键、ORDER BY、GROUP BY 和 UPDATE 优化详解
    查看>>
    MYSQL sql语句针对数据记录时间范围查询的效率对比
    查看>>
    mysql sum 没返回,如果没有找到任何值,我如何在MySQL中获得SUM函数以返回'0'?
    查看>>
    mysql Timestamp时间隔了8小时
    查看>>
    Mysql tinyint(1)与tinyint(4)的区别
    查看>>
    mysql union orderby 无效
    查看>>
    mysql where中如何判断不为空
    查看>>
    mysql workbench6.3.5_MySQL Workbench
    查看>>
    MySQL Workbench安装教程以及菜单汉化
    查看>>
    MySQL Xtrabackup 安装、备份、恢复
    查看>>
    mysql [Err] 1436 - Thread stack overrun: 129464 bytes used of a 286720 byte stack, and 160000 bytes
    查看>>
    MySQL _ MySQL常用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 – 导出数据成csv
    查看>>
    MySQL —— 在CentOS9下安装MySQL
    查看>>